铜陵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代表工作计划
2023年代表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新时代人大“四个机关”的定位和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守正创新、踔厉奋发,推动人大代表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常态化开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
为深入贯彻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充分了解和反映基层群众的呼声期盼,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密切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根据省人大常委会要求,继续在全市开展“聚民意、惠民生、促发展,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加强组织指导,注重活动成效。
二、推进代表联络站建设
巩固“一委一品”创建成果,出台加强代表履职平台建设的意见,拓展履职平台功能,丰富履职平台形式,提升平台工作水平,指导代表联络站工作与闭会期间代表小组工作有机结合。推进代表联络站“一站点一特色”建设,构建“实体+网上+掌上”代表联系群众新途径,探索建立群众反映社情民意的网上代表联络站。
三、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
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采取邀请专家学者和组织外出培训方式,不断提升代表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始终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代表学习培训的首要任务,发挥代表履职系统平台作用,不定期推送代表相关法律、代表履职应知应会知识等,进一步拓宽知情知政渠道。根据常委会立法、监督、调研工作计划,邀请相关方面代表参加,做好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等工作,不断提高代表参政议政能力水平。
四、提升代表小组工作质效
修订《关于加强市人大代表小组工作的意见》,健全代表联系机制,建立集中学习制度,创新小组活动形式,制定市人大代表小组2023年度工作意见,加强代表小组活动组织指导,支持上下级、跨区域的小组活动形式,结合各小组活动特点和履职成效打造各自品牌特色,探索建立专业代表小组。及时收集整理代表小组提交的调研视察报告或建议,通过编发《代表之声》,促进代表小组履职成果转化;开展年度先进代表小组评选活动,激励代表小组更好履职,提升代表小组活动实效。
五、强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
完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联系代表小组、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市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联系县区人大代表制度,做好联系的相关服务工作。加强代表经费保障,落实代表经费管理使用办法,支持和保障代表闭会期间依法执行代表职务;通过市级新闻媒体和《铜陵人大》以及铜陵人大网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加大代表履职和代表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代表履职的良好氛围。加强对代表的管理,探索开展代表履职评价。健全代表履职档案,细化量化代表履职活动具体事项,从代表出席大会、提出议案建议、参加代表小组活动、列席会议等方面对代表履职进行综合评价。
六、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
做好代表建议交办、督办、反馈、分析工作,完善督办制度,创新督办形式,改进督办流程,制定市委领导领衔督办代表建议方案,结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相关工委分类督办、闭会期间建议日常督办等形式,推动办理工作落到实处。拓宽工作思路。指导县区人大常委会在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召开前,提前谋划代表建议工作,积极引导代表注重提高议案建议质量;继续开展优秀代表建议评选,激发代表热情。提高办理实效。根据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评价办法,通过代表履职平台对每件建议的办理情况进行评价,对所有主办部门办理工作进行测评并通报,切实提高承办部门办理实效。
七、做好全国、省人大代表的履职服务保障有关工作
组织在铜省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集中视察和代表小组活动,服务保障在铜全国、省人大代表参加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培训、立法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活动。在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前,向有关国家机关征集大会议案建议素材,在会议期间做好代表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的服务保障工作,协助把好议案建议政治关、质量关。
八、加强自身建设
紧扣新时代人大“四个机关”的定位和要求,对标对表党中央和上级人大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的要求,持之以恒抓好政治理论和人大业务知识学习,提升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水平。加强与省内外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机构的联系,借鉴代表工作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落实新时代人大代表服务保障。深入县区、乡镇、社区,检查、调研代表小组和代表联络站建设等工作,积极听取、认真吸纳基层工作意见,增强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