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代表工作计划
2022年代表工作的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代表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贯彻落实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新要求,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政治性,落实党对代表工作的领导;突出代表性,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彰显人民性,密切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坚持法定性,保证代表依法履职;增强先进性,加强代表素质能力建设,奋力推动人大代表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及时开展初任培训。加强代表思想政治建设,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代表学习培训的首要任务,提高代表履职政治站位,以代表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及时对全体代表开展初任培训。
突出抓好“重点人员”培训。以代表小组组长、代表联络站站长、联络员等重点人员为主体,分期分批组织参加人大培训中心举办的代表履职能力培训班学习。
探索线上线下培训融合。升级优化现有代表履职系统,构建代表履职网络平台,依托平台推动线上线下培训融合;同时,健全代表履职档案,探索开展代表履职评价。
二、增强代表小组工作实效
夯实代表小组工作基础。会同县区人大常委会,按照便于组织开展活动的原则,兼顾结构、行业和区域分布,合理划编市十七届人大代表小组;同时,选择履职热情高、组织能力强的代表担任代表小组组长和联络员,以利于代表小组活动正常开展。
加强代表小组工作指导。明确县区人大常委会具体负责指导所辖区域内市人大代表小组开展活动的同时,实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和各工作办事机构联系市人大代表小组制度;提出市人大代表小组2022年度工作意见,指导各代表小组结合铜陵高质量发展开展好活动。
激励代表小组工作热情。及时收集整理代表小组提交的调研视察报告或建议,通过编发《代表之声》,促进代表小组履职成果转化;开展年度先进代表小组评选活动,激励代表小组更好履职,提升代表小组活动实效。
三、强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
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落实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工作全覆盖,强化代表政治意识,党员代表结对联系非党员代表,充分发挥党员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党员代表与党外代表、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交流,以党的建设引领和推动代表履职。
强化“双联系”制度保障。提出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联系代表小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市人大代表及市人大代表联系县区人大代表意见,做好联系的相关服务工作。
持续推进代表联络站建设。指导县区人大常委会持续推进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努力做到联络站工作与代表小组工作有机结合,力争实现乡镇、社区站点全覆盖,充分发挥好联络站作用。
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根据常委会立法、监督、调研工作计划,邀请相关方面代表参加,做好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等工作,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协助有关国家机关邀请代表参加调研、座谈等活动;将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代表履职活动相结合。
加强代表经费保障与代表履职宣传。落实代表经费管理使用办法,支持和保障代表闭会期间依法执行代表职务;通过市级新闻媒体和《铜陵人大》以及铜陵人大网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加大代表履职和代表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代表履职的良好氛围。
四、提高代表建议工作水平
完善工作机制。做好代表建议交办、督办、反馈、分析工作,完善督办制度,创新督办形式,改进督办流程,在采取领衔督办、分类督办、集中督办和日常督办等形式的同时,完善办理工作“回头看”机制,探索实行办成一件、“销号”一件,推动办理工作落到实处。
拓宽工作思路。指导县区人大常委会在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召开前,提前谋划代表建议工作,激励引导代表注重提高代表建议质量;尝试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代表建议的提交,提高会议期间工作效率;继续开展优秀代表建议评选,激发代表热情。
提高办理实效。根据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评价办法,对每件建议的办理情况进行评价,对所有主办部门办理工作进行测评并通报,肯定和激励承办部门切实提高办理实效。
五、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
注重学习,紧扣新时代人大“四个机关”的定位和要求,对标对表党中央和上级人大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的要求,主动接受省人大人选工委的工作指导,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积极做好在铜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履职的联络服务工作;加强交流,加强与省内外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机构的联系,借鉴代表工作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强化指导,深入县区、乡镇、社区,检查、调研代表小组和代表联络站建设等工作,增强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