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工作要点
(2025年2月8日铜陵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六次主任会议通过)
2025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十四五”全面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市委十一届七次、八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聚焦“三个争先进位、两个持续缩小”奋斗目标,以实干作答,用实绩交卷,同心协力办好铜陵的事,实现“小城市大作为”,为奋力谱写现代化幸福铜陵建设新篇章作出人大贡献。
一、强化政治引领,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1. 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第一时间”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总书记对各项工作的重要指示,做到总书记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结合人大工作特点,制定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举办常委会专题讲座、代表履职培训班等,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觉地、具体地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履职全过程,把牢人大工作大方向、大原则、大道理。
2.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重大问题、重要事项、重点工作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并按照市委要求抓好落实。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加强对常委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谋划。发挥机关党组、机关党委和各支部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保证党的领导得到全面、系统、整体地落实。
3. 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实现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坚持常委会党组定期听取机关党建工作汇报,深化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工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对主体责任清单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坚持以严的标准正风肃纪,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支持市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行职责、开展工作。
二、丰富民主形式,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
4. 建设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人大常委会2025年1号文件精神,聚焦“一站二制三平台一系统”七项任务,按照设施规范化、工作制度化、活动常态化、运行信息化、服务便捷化的建设目标,将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县区人大代表联络中心站打造为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心实践站,乡镇(办事处、社区)代表联络站打造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
5. 健全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建立办事处居民(选民)代表会议制。推广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建立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评的工作机制,实现县乡两级人大全覆盖。探索推行办事处、社区居民(选民)代表会议制度,指导县区人大开展试点工作,组织居民(选民)代表收集和反映群众意见建议,对有关工作开展监督等。
6. 推进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预算监督基层联系点融合发展。规范运行代表联络站,按照联系群众、民主协商、汇集民智、基层治理、宣传教育等功能定位,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一府两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居民(选民)代表进站开展活动。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提质增效,健全联系点立法前、立法中、立法后的全过程参与机制,不断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探索在有关业务部门、基层代表联络站等建立预算监督基层联系点,为人大常委会强化预算、国有资产、债务等监督工作吸纳民意、汇聚民智、提供参考。探索开展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预算监督基层联系点“三点合一”,实现资源整合、功能融合,打造利用高效、民意畅通、功能丰富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平台载体。
7. 加快“智慧人大”建设。根据省人大工作安排,做好数据接口的准备工作,推进“智慧人大”建设,完善代表履职服务平台,推行代表履职二维码、平台二维码,建设立法、监督等应用场景,推动数据联通、信息共享。
三、提升立法质效,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法治根基
8. 实施年度立法计划。继续审议项目1件,即铜陵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提请审议项目3件,分别是:铜陵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铜陵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铜陵市社区医疗服务提升规定;调研论证项目3件,分别是:铜陵市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条例、铜陵市农贸市场管理条例、铜陵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
9. 健全立法制度机制。发挥人大主导作用,把好立项入口关、起草质量关、审议决定关,打造“小快灵”“小切口”立法精品。健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全程深度参与立法制度,完善意见征求和反馈机制,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研究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立法专家库、立法辅助人作用。
10. 强化备案审查监督。听取和审议关于2025年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严格落实“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要求,督促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依法、及时、规范报备,加大审查力度,依法纠正不适当的规范性文件,维护法治统一。及时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备规范性文件。
四、紧扣中心大局,着力增强监督刚性和实效
11. 加强经济工作监督。围绕经济运行,听取和审议“十四五”规划实施和 “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保障和推动规划计划顺利有效实施。围绕产业发展,听取和审议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和计划安排情况、《铜陵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等报告,集体视察重大项目建设、旅游产业发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开展执法调研,专题调研企业上市、高水平对外开放、民营经济发展、侨资台资企业发展、民宿产业发展等情况,助力高质量发展。
12. 深化财政国资监督。听取和审议财政决算、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审查和批准市级决算、预算调整报告,审议全市预算绩效管理情况综合报告以及市本级重点部门或重要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专项报告,让有限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情况报告,扎实做好审计监督“后半篇文章”。听取和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审议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
13.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听取审议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年度目标完成、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林业工作等情况报告,对黑砂河长治久清工作开展工作评议,开展“铜都环保世纪行”活动,开展《铜陵市城市生活污水排放管理条例》《铜陵市燃放经营烟花爆竹管理规定》执法检查,专题调研河湖长制及幸福河湖建设情况。
14. 增强民生和社会事业监督。听取和审议关于医疗保障、医防融合、技能培训、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等情况报告,开展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全民健身条例执法检查,专题调研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权益保障、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宗教工作责任制落实等工作。依法做好人大信访工作,促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15. 加强监察、司法工作监督。听取和审议市监察委员会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市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工作报告,开展专利权审判案件类案监督,继续开展员额法官、员额检察官履职评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开展执法调研,专题调研法律援助、养老服务领域法律风险、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等情况。
16. 推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办好《铜陵日报》“人大法治汇”栏目,专题调研“八五”普法工作,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融入立法、监督等工作全过程。
17. 提升监督工作实效。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用好集体视察、工作评议、满意度测评、专题调研等监督方式,打好监督“组合拳”。加强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督办,完善“审议意见+问题清单+落实清单”制度,选择部分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报告进行再审议、再督办,推动会议审议质量与研究处理质量双提升。
五、坚持依法依规,做好重大事项决定和人事任免
18. 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紧扣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结合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审查人代会代表议案,适时作出决议决定。加强对决议决定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相关重大事项落地见效。
19. 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坚持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有机统一,适时修订《市人大常委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认真组织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供职发言、颁发任命书、宪法宣誓等工作;加大任后监督力度,组织已任命人员向常委会报告履职情况。
六、突出代表主体地位,有效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20. 推深做实“双联系”工作。加强市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完善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接待日、代表接待日制度,探索建立党政主要领导接待日制度,常态化召开列席常委会代表座谈会、举办人大开放日活动。加强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高标准开展“关注民生促发展、人大代表在行动”,高质量办好《代表之声》,支持代表通过调研视察、走访座谈、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代表通道”、进入代表联络站开展活动等方式,收集社情民意,反映群众诉求。
21. 提升议案建议工作实效。注重源头引导,探索开展议案建议培育工作,支持代表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完善市委领导领衔督办、市政府领导领衔办理、主任会议成员重点督办、工委对口督办、满意度测评的“双领双督一测评”机制,开展建议办理“回头看”,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办理代表建议工作情况报告,压实承办单位责任,切实提高建议反映问题的解决率和满意度。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宣传和办理情况公开。
22. 强化代表履职服务管理。探索开展类别化、精准化代表培训,使学习内容与代表履职要求精准对接,增强代表依法履职能力。扩大代表参与常委会活动的范围和频次,定期向代表通报有关重要工作,支持代表参加“一府一委两院”组织的调研、视察和检查等活动。继续组建专业代表小组,更好发挥代表专业优势。开展先进代表小组、优秀代表建议评选工作。组织“最美人大代表履职风采”宣传活动。
七、加强自身建设,建强“四个机关”
23. 全面提升工作效能。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实施细则,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坚持“无调研不审议、无调研不建议”,加强和改进调研工作,推动调研成果转化。完善学法用法、比学晾晒、点评督查等激励机制,做到在岗更在干、在干更在行、在行更在心,以实干作答、用实绩交卷,不断激发人大干部“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工作劲头。
24. 持续推进工作创新。深化拓展“一委一品”“一县区一特色”创建工作,拉高工作标杆,积极创先争优,打造更多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铜陵人大工作品牌。统筹做好理论研究、信息报送、对外宣传等工作,努力推动各项工作争一流、当先进,以人大一域出新出彩为发展全局增光添彩。
25. 广泛凝聚工作合力。积极争取全国人大、省人大更多指导,加强与长三角城市人大的学习交流、与兄弟市人大的交往交流,参加长江流域五省十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联席会、北京第四届人大预算监督论坛等,学习借鉴好经验好做法。密切与县区人大联系,做到上下联动、同题共答,不断提高全市人大工作的整体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