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镇人大:多维度督办 打通代表建议“最后一公里”
枞阳镇人大把办理代表建议当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增强监督实效的核心工作来抓。在今年的镇人代会上,代表们提出了21件建议,内容涉及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环境整治等重要领域。镇人大主席团迅速部署,将这些建议列为年度监督重点,运用系统化思维和多元化举措,全力推动建议从“纸上”落到“实处”。
构建闭环链条,压实办理责任
为保证办理工作精准高效,镇人大创新实行“清单+闭环”管理模式。一是建立分级分类督办机制,根据建议内容精准确定承办单位,明确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和办结时限,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实施严格的“销号管理”。二是推行领导领衔督办,对于涉及全局或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建议,由镇人大主席团成员直接牵头,联合提出建议的代表,深入现场督查,组织专题询问和满意度评议,促使责任落实到位。三是畅通全过程沟通渠道,坚持“办前主动对接代表明确意图、办中及时通报进展争取理解、办后实地回访巩固成效”,确保代表的意见在办理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聚焦急难愁盼,力促成果转化
督办机制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问题的实际解决上。针对代表们集中反映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问题,镇建设办会同县房产中心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多方筹集资金,目前已完成3个小区的路面硬化和照明更新,让数百户居民受益。对于“王家亭菜市场周边环境脏乱”的建议,镇城管执法中队联合社区开展专项整治,增设分类垃圾桶,规范摊位管理,得到了商户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在办理“优化镇域公交线路”建议时,交管部门经过实地调研,已调整延伸一条线路至有关小区,有效缓解了居民“出行难”问题。
截至目前,21件建议中已有8件高质量办结,代表反馈的满意率均为100%,其余建议也都按照计划有序推进。
枞阳镇人大通过环环相扣的督办机制和扎实的跟踪问效,不仅提高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更将一条条凝聚民智的代表建议,转化为群众能看到、能感受到的惠民成果,生动展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基层实践,为提升镇域治理现代化水平增添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