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工作研究会赴池州市考察文旅项目
四月的江南,姹紫嫣红,满目葱茏。4月17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人大工作研究会会长陈昌生,带领第五届人大工作研究会会员和部分老会员赴池州市,实地考察平天湖、杏花村、窥园、酌湖草堂等特色文旅项目,围绕“文化赋能、生态共生”主题开展深度调研,为铜池两地文旅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池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家莹、秘书长王枞红陪同考察。
“城市之肺”平天湖:轻开发、重保护
平天湖位于池州市东南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湖区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约10平方公里),是铜陵西湖湿地公园的8倍。平天湖以其自然风光和生态资源著称,植被覆盖率达95%,拥有丰富的森林植被和179种鸟类,是候鸟迁徙的重要栖息地。平天湖“轻开发、重保护”模式,值得铜陵学习借鉴。
杏花村:千年诗魂焕新彩
在杏花村文化旅游区,考察团循着杜牧“牧童遥指”的诗意脉络,体验酒坊研学、古装剧本游等沉浸式项目。面对以古诗二维码串联的“诗歌长廊”,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叶萍建议:“池州可联动铜陵‘铜文化’打造‘铜诗合璧’文创产品,联手开发铜雕诗碑、青铜书签等特色载体。”
窥园:园林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在江南古典园林“窥园”,考察团深入了解古建筑活化利用模式。当看到明代戏台变身戏曲研学基地时,本届会员、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原委员曹秀平感慨:“这种‘修旧如旧’的微改造方式,对铜陵大通古镇澜溪老街保护开发具有重要启示,建议建立古建筑修复专家共享机制。”
特色鲜明的清代徽派建筑“酌湖草堂”, 展示了浓幽的地方文化元素和茶香墨韵之雅意,让人流连忘返。
在考察交流期间,考察团成员们不失时机地向池州市同行们,推介了铜陵西湖湿地公园、永泉小镇、犁桥水镇、大通古镇等文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