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镇人大:“请进来”听民意 “走出去”解民忧
“我们小区南边那个涵洞,一到天热就臭得没法靠近,路过都得捂着鼻子走,而且一到傍晚路灯亮起来,就有很多蚊虫飞到小区里来,大人小孩都遭殃!今天能够通过人大代表提建议的渠道,想把我们小区面临的共性问题反映给人大代表,让代表们帮忙解决。”旗山社区国宾府小区居民钱某某抱怨道……“正大小区是老旧小区,老人比较多,休闲公园比较远,想找个歇脚、活动的地方都难,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把小区内部改造下,让小区老人休闲有个去处?”胜利社区居民钱老愁着向代表们说道……近日,枞阳县枞阳镇的选民们纷纷道出生活中的烦心事,这些关乎日常的“急难愁盼”,很快被人大代表记在了心上、落在了行动上。
9月25日,枞阳镇人大直接把“民意倾听会”搬到了群众家门口。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先后来到旗山社区荣恒国宾府小区,在“皖美红色物业”活动阵地和居民面对面交流,当听到大家反映该小区南侧涵洞污水发臭且滋生蚊虫的问题后,代表们没有停留在“听”,而是立刻“走出去”,沿着涵洞逐一查看污水来源、管道走向,现场和物业、居民一起分析臭味反复的症结;随后,代表们又赶到新华联络站,听完胜利社区正大小区缺少公共休闲场所的诉求,同样第一时间前往小区实地勘察,看哪里适合规划场地、如何利用现有空间满足居民需求。每一个问题都被详细记录,最终由辖区人大代表整理形成闭会期间正式建议,提交县人大转办,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
这样“听诉+勘察”的模式,正是枞阳镇人大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生动实践。一直以来,镇人大不仅通过联络站“请进来”让选民坐下来提意见,更注重“走出去”到问题现场、到居民小区、到诉求单位,把民意收集的触角延伸到群众生活的“最后一米”。其中,旗山社区的基层治理创新尤为亮眼——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将“皖美红色物业”阵地打造成民意沟通的“桥头堡”,同时充分发挥县人大代表“接地气、知民情”的优势,遇到居民反映的典型民生问题,由社区党组织牵头,人大代表全程参与协调、监督,形成“党建+代表”的联动解决机制,让治理更有温度、更有实效。而胜利社区则以“小建议”回应“大民生”,哪怕是居民反映的“缺个休闲角”这类看似“小事”,也认真对待、快速响应,用精准服务拉近和群众的距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下一步,枞阳镇人大将继续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既要在联络站里听真话、察实情,也要在田间地头、小区楼院找问题、谋对策,把收集到的民意转化为办好民生实事的动力,用实际行动兑现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