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次: 十七届一次
建议编号: 157
标题: 关于实施全市农村河沟渠清淤疏浚整治 五年行动计划的建议
正文:

关于实施全市农村河沟渠清淤疏浚整治

五年行动计划的建议

 

一、案由:施全市农村河沟渠清淤疏浚整治五年行动计划

二、案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高度重视,2018年出台了万亩圩口排涝泵站更新改造五年行动计划,极大地补齐了水利设施短板、提高了防洪排涝能力。但是由于大部分河沟渠没有同步完成全流域系统性治理,河床普遍淤塞严重,水体流动性较差,湖面布满蓝藻或浮萍,导致少数排涝站不能满负荷运转,未能完全发挥出效益。因此,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农村河道沟渠等实施清淤疏浚整治势在必行。

(一)现状

陵地处长江中下游,襟江带湖、水系发达,长江穿境而过,将铜陵水系划分为江南和江北两片。江南片主要河流有大通河、顺安河、黄浒河、红星河、黑砂河等,江北片主要河流有横埠河、罗昌河、枞阳河等。对农村农业生活生产有直接影响的河沟渠一般主要指流域面积在1 km²50 km²范围内的农村河沟渠。全市境内共有农村河沟渠1103条,总长约2863.5公里。

(二)存在问题

全市境内部分河沟渠借助涉农涉水项目的实施,得到了部分治理,大部分河沟渠没有同步完成全流域系统性治理,河床普遍淤积,特别是洲圩区乡镇水系众多,纵横交错,由于缺乏必要的联通控制工程,大部分水体流动性较差,河床淤塞严重,水面多被蓝藻或浮萍覆盖,行洪不畅,严重影响水质以及灌溉、排涝效率。因此,农村河沟清淤疏浚是确保行洪畅通,恢复、提升防洪除涝标准需要,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支撑乡村振兴建设的需要。

(三)整治原则

以清淤疏浚措施为主,通过对河沟渠进行疏浚、拓宽提高河渠的泄洪排涝能力。山丘区拟按照原设计防洪排涝标准恢复河道行洪能力,辅以必要的拦蓄水设施和山洪沟治理措施;洲圩区农村河沟拟按照5-10年一遇排涝标准进行清淤疏浚,辅以必要节制水闸工程和岸坡护砌;灌、排站进出水河沟渠按照现有泵站10年一遇设计标准恢复过流能力。

(四)估算投资

根据农村河沟渠现状和现行有关标准进行测算,主要清淤工程投资约3亿元;必要的辅助工程如节制闸、机耕桥涵、坝和岸坡护砌等约8000万元 ;涉及征地青苗等附着物补偿约2000万元,工程估算总投资约在4亿元左右。

三、实施方案

(一)立即启动,分步实施。建议立即启动实施全市农村河沟渠清淤疏浚整治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6年分五个年度进行实施。项目资金由市县区政府财政予以保障,按64比例分担。

(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将农村河沟渠疏浚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打好碧水保卫攻坚战同部署、同开展。建立健全政府负责组织,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发改、财政、水利、自然资源、交通、生态环境、美丽中心等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乡镇政府组织实施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完善措施、统筹推进。

(三)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坚持规划引领,做好顶层设计,实施综合治理,把清淤疏浚提高灌排能力与整治环境、改善水质、植树绿化、土地复垦、道路建设等有机结合,与工业污水达标排放、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等同步开展,力求从源头上对农村水环境问题实施有效治理。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乡镇为责任单位(项目法人)实施好河沟渠清淤疏浚整治五年计划。

(四)完善机制,长效管护。根据河沟渠公益性和资源性特点,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注重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构,明确管护责任,健全管护网络,落实管护人员和经费,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依法依规打击破坏公益设施的行为,切实巩固和保持农村河沟渠清淤疏浚整治成果。

 

领衔人: 陈三宝
主办单位: 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
办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