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次: 十六届四次
建议编号: 3
标题: 关于加快我市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
正文: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着力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但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一二三产融合不够紧密,缺乏全产业链建设和精深加工研发技术,农产品整合利用和推广开发不足,市场覆盖面狭窄,“农文旅”融合特色不强、品质不高。

二是集体经济发展不强。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方式粗放单一,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出租经营性资源方式获取收益的较多,产业发展带动的少,造血功能不足,“一村一品”优势产业带动性不强。

三是乡村治理面临挑战。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还不强,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四是生产要素保障不够有力。“资金、土地、人才”三大要素供给不足、统筹乏力。农村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社会资本延伸进入农业领域的较少;农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严重,懂技术、善经营的农业人才严重匮乏,存在人才断层的现象。

为此,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深化思想认识。一是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探索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探索发展现代农业的好模式、好制度,扎实做好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二是坚持规划先行。深入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科学的村庄规划和产业规划引领乡村振兴,统筹考虑各地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地域文化和村民实际,高起点、高标准编制规划,建立特色鲜明、相互衔接、操作性强的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体系。分步实施,梯次推进,不搞“一刀切”,杜绝“千村一面”。三是加强督查考核。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责任,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组织、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检查,组织专班谋划,明确目标任务,实施定期调度,强化督导。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考核监督和激励约束机制,全力推动责任落实,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努力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体系。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与省内外农业科研院所的联系,强化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促进农业产学研结合,努力打造集科研孵化、培训推广、示范展览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创新新型农业模式。拓展“农业 ”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规划建设一批乡村民宿、健康服务、养老养生、自驾旅游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提升农村电商发展水平。实施“互联网 现代农业”行动,开发农业共享经济,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增收链,实现农业资源利用最大化。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力推广“一村一品一站”模式,对接上线国内外著名电子商务平台,培育本地农业电商品牌。

三、拓宽资金来源。一是创新乡村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深入研究上级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配套政策,积极争取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项目资金。二是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结合我市实际,增加合适险种,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三是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村。修订出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促进乡村产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等,进一步加大招商营商安商力度。通过合作共建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益性工程项目建设、管护和运营。

四、激发人才活力。一是加强农村带头人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政治意识强、组织能力强、发展本领强、作风纪律强的“四强型”带头人队伍。培养发展带富能人,将致富能手、合作社负责人、优秀民营企业家等人才,及时引进村“两委班子”或村级经济组织中,确保每村至少有一名“发展型”村干部。二是提升德治水平。结合新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以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观,引领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习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顺应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领衔人: 蒋文华
主办单位: 市农业农村局
办理结果: 蒋文华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16-4-3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深化思想认识” 坚持高位推进。市、县(区)两级均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铜陵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试行)》《中共铜陵市委 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定期召开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调度会。坚持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指导县区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高质量完成了全市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工作。持续推进“158”行动计划,积极支持县区争创“一县一业”全产业链发展,引导义安区扩大铜陵白姜种植面积,提升品牌规模效应,积极培育“枞阳白茶”“优质粮油”为枞阳县和郊区“一县一业”产业。积极培育官山农业等6家企业争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坚持督查考核。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以上率下、真抓实干,赴一线督导7次,层层压实责任。组织实施了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2020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并对考核结果在全市范围内予以通报。 二、关于“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积极打造农业产业园。支持义安区建设食品科技产业园,在省级天门现代农业产业园基础上,争创“国字号”示范区;支持郊区省级陈瑶湖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发挥普农集团骨干带动作用;支持枞阳县整合农业园区资源,以白荡湖区域及优质、特色、品牌产品为依托,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经营主体培育,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全市省级龙头企业32家,市级龙头企业238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94户,家庭农场2146户。构建乡村旅游新格局。组织继续开展乡村旅游“四级联建”,对纳入后备名单的2个特色旅游名镇、6个特色旅游村、10个休闲旅游示范点开展分类指导。加快建设铜艺小镇、路虎小镇、犁桥水镇等一批项目,进一步推动大通古镇、浮山景区5A创建。精心打造出吴越遗风—古居金凤村、“铜陵九寨沟”—十里长冲等6条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运用“互联网+资源”,让闲置农房与本地旅游项目结合,将大院民宿与大通古镇、海豚湾宾馆、渔园农庄等资源构成旅游共享组合。打造农村电商新高地。聚焦扶持重点企业,对铜草花、蟹之都等龙头电商企业扶持力度,推动铜官数谷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4月份,全市上行农村产品网销额2.4亿元,同比增长58。力争全年网上零售额增长20,上行农村产品网销额增长35。继续组织企业参加长三角及对口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洽谈会及合肥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等活动。深度对接沪苏浙电商平台和企业,开展铜陵品牌线上线下融合促销活动。加快推进枞阳农产品物流园建设,重点扶持新梦想、金钟冷藏物流等龙头冷链物流企业,鼓励企业积极加入省冷链产业发展联盟,推进汐有冷链物流园项目建设,建设一批应急物流基地。加快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力争全市快递网点建制村覆盖率达80。 三、关于“拓宽资金来源”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在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将原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调整优化为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并及时下达县区1.13亿元市级衔接资金,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并将中央提前批次下达的4257万元全部用于产业项目,已批复实施项目38个。扩宽农业保险覆盖。制定出台《铜陵市育肥猪养殖保险工作实施方案》,累计投保1.81万头,补贴保费57.92万元。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积极谋划发行非标专项债,编制了总投资5.25亿元、分三年建设的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专项债项目,其中发债规模3.29亿元。日前该债券发行成功,是全省首支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非标专项债券。第一期2020年发行额度为0.8亿元,偿债期限10年,年利率2.9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出台《铜陵市现代农业和食品加工产业“链长制”招商工作方案》。目前在建项目13个(计划投资29.9亿元),在谈项目6个(计划投资60亿元),新签约项目7个,到位资金共2.65亿元。 四、关于“激发人才活力” 狠抓基层队伍建设。向乡村振兴重点村、相对后进村选派,每个村选派1名第一书记和2名工作人员,选优选强我市第八批选派干部人选。目前,根据省安排,我市有乡村振兴重点村8个、后进村10个、贫困村65个,共计82个村(其中郊区老洲镇裕丰村既是重点村也是贫困村)。实施农业乡土人才培育工程,对命名的第一批46名市级农业乡土人才,享受市高层次人才相关待遇。枞阳县成功入选安徽省人才强县先进典型(全省仅10个)。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今年250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已挂网招标。认真落实《关于实施铜陵籍人才回铜工程促进乡村振兴的意见》。枞阳县开发枞阳籍在外高层次人才库,编撰《枞阳籍在外高层次人才名录图谱》,收录在外高层次人才信息1400余条。推进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五年行动计划,全市继续组织科技特派员65人结对指导65个村。狠抓乡村德治水平。深入推进乡村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强“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警民联调”室建设,推动法院跨域立案系统、检察服务平台、公安综合窗口延伸至基层。增强村民自治能力,成立村民议事会380个、道德评议会377个、禁赌禁毒会375个、红白理事会380个。6个村规民约、2个居民公约获评全省百篇优秀村居民公约,义安区入列省级“三治融合”乡村治理试点区。 感谢你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对乡村振兴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主办(分办)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协办单位:市财政局;枞阳县政府;铜官区政府;义安区政府;郊区政府 办复类别:A 联 系 人:王骏 联系电话:18956276557 2021年5月26日